独家>

非法摄像头“无孔不入”个人隐私法律保护亟待加强

2021-12-15 21:16:21中国商报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2,775 分享

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针孔摄像头”等偷拍设备“偷窥”个人隐私的情况频频发生,严重威胁公民的个人隐私安全。

2021年5月至8月,中央网信办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范围开展摄像头偷窥黑产集中治理,清理2.2万余条有害信息,处置4000余个账号,公安机关共抓获犯罪嫌疑人59名,收缴窃听窃照器材1500余套,但是与针孔摄像头相关的偷拍乱象至今仍屡禁不止。

偷拍乱象横生 严重侵犯公民隐私

近日,家住北京市的周先生由于自己平时工作很忙,难以照顾到家里,便在网上购买了一款摄像头用于查看老人和孩子在家里的情况,不料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一次偶然的机会,周先生发现自己的日常生活居然通过这个小小的摄像头,被泄露了出去。气愤之余,周先生选择了报警。

接到报案的警方十分重视,同时,警方技术人员通过在社交网络输入关键字,发现在某社交软件上,轻易就能找到大量与摄像偷窥有关的群。

加入这些群组后,技术人员发现这些群成员的聊天内容格外露骨,不停有新人进群询问如何获取摄像头的ID,亦或者是如何破解摄像头。更加令人气愤的是,群内竟然有人公然贩卖摄像头ID,明码标价,400元卖150个摄像头ID。警方推测,周先生家的摄像头ID就是这样被泄露出去的。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高级工程师刘中金说,这些被非法卖出去的摄像头,主要面向酒店、家庭和私人卧室,并且摄像头还被反复贩卖,对居民的个人隐私造成了极大的侵犯。

同样是在近日,央视曝光日用品改装摄像头偷拍黑产,标价580元的空气清新剂实为偷拍设备。视频中的空气清新剂在外观上并看不出任何特殊之处,但仔细看就会发现,在条形码区域有一个小圆孔,实际上这个小圆孔就是摄像头。更为可怕的是,记者根据使用说明书,下载设备指定的应用软件后,通过产品介绍发现,这种摄像头还具备设备分享的功能,也就意味着一个被隐藏的镜头可以同时让多个不同的人观看,使用者只需要将“针孔摄像头”连接到这款软件上并连接网络,很快就能通过软件清晰地看到“针孔摄像头”所拍摄的画面。商家声称,剃须刀、洗面奶等均可改装,“没有做不到的”。

记者发现,路由器、电源插座、空气清香剂,甚至鞋子、纽扣等这些原本普通的日常用品,经过一番伪装改造后,摇身一变就成了价值数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针孔偷拍设备。

强化公法责任 斩断偷拍黑产“生态链”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许多电商平台已初步屏蔽了针孔摄像头、隐形摄像头等关键词,但对于黑色产业链上的人员来说,这些限制只是他们“地上转地下”,进行隐蔽型销售的开端而已。在搜索平台上,输入网络摄像头、微小摄像头等“擦边词”,查看商品页面或者与客服攀谈,很快便能找到一些私自销售针孔摄像头的卖家。

2015年1月正式实施的《禁止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和“伪基站”设备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二条规定,禁止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和“伪基站”设备。关于窃照专用器材,《规定》作了详细说明,其中就包括微型针孔式摄像装置以及使用微型针孔式摄像装置的照相、摄像器材等。

除了售卖已经伪装好的“针孔摄像头”,电商平台里还有一些商家为了规避打击,将“针孔摄像头”的各个部件单独售卖,购买者可以根据需要自行组装。而一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这些隐蔽的“针孔摄像头”,对私密空间进行偷拍、偷窥。

据专家介绍,组装一台“针孔摄像头”的门槛并不高,只要具备一些电子电路知识的人都能完成组装,而相关的电子元器件除了电商平台售卖之外,在一些线下的电子市场也能买到。

网络安全专家信心表示,针孔摄像头镜头的元件一般会用在比如说手机的这种拍摄镜头,这种玩具摄像机的镜头,还有一些行车记录仪上,针孔摄像头所使用的主板也是一般家用摄像头,或者是一些正常的安防监控公司所生产的这种主板,是一些比较容易获得的材料。

“从侵权责任的角度来说,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规定了侵权行为人对受害人的损害赔偿责任,偷拍、叫卖视频若给受害人造成了严重的精神损害,受害人还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实践中,这种侵权行为发生后,受害人往往难以维权。一方面是难以查知行为人的真实身份,另一方面是维权成本过高。

刘俊海认为,对这种偷拍行为要采取零容忍态度,坚决不让侵权人从中不法牟利。对于偷拍、传播、售卖视频等人从事不法行为赚取的不义之财,要全额赔偿给受害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谢鸿飞表示,为根本遏制偷拍、偷窥这种严重侵害人身权利的行为,对行为人实施惩罚性赔偿是有必要的。但因为惩罚性赔偿必须由法律规定,而民法典并未规定对此类行为可以采用惩罚性赔偿,因此强化其公法责任十分必要。

据专家介绍,目前针对“针孔摄像头”除了刑法有适用的法律条款外,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也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另外,专家建议除了电商平台要加强监管,还要加强对非法微型摄像设备在生产、销售环节的打击,在法律范围内高限处罚。另外要压实酒店、民宿等场所经营者的责任,定期巡检排查相关设备,让“针孔摄像头”无处遁形。

提高防范意识 杜绝个人隐私泄露

如今,家用摄像头给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缺乏必要的网络安全常识、安全防范意识淡薄的公众用户往往容易遭受网络攻击。

那么如何防止“有心人”利用家用摄像头侵犯个人隐私呢?

专家建议,要将监控摄像头从网络中独立出来,为监控摄像头设置专网,监控摄像头不与其他网络设备共用同一网段。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其他网络设备原因导致网络被黑,隐私被泄露的情况。

同时,一般摄像机出厂后,都会有一个默认的用户名和密码。很多人在使用时,经常忘记修改或者对其不太在意,认为无关紧要。但事实是,如果不进行修改,一些扫描软件就能够轻松破解用户名和密码,获取摄像机访问权限。经专业测试,一些弱口令常常一天之内就能被暴力破解,而强密码则需要上万年才能被破解,因此用户应该增加密码复杂程度,并养成定期修改密码的习惯。

此外,如何避免被肉眼不易发现的针孔摄像头偷拍、偷窥?网络安全专家做出了解答:如果有人下榻酒店或民宿,除了需要重点检查正对床、沙发位置的各种物品以外,房顶的各种烟感器、空调等,以及洗手间、换衣间也要多留心检查一下,如果手边没有专业的探测设备,也可以下载一些专用的安全软件。

网络安全专家万仁国表示,现在市面上有些安全软件,它可以检测跟你在同一个Wi-Fi下面的,具备这种拍照摄像功能的摄像头的存在,多这么一个检测的手段,对这种针孔摄像头不熟悉的人话,也是一种辅助的检测手段。

另外,专家介绍,除了在酒店和民宿以外,在商场试衣间、公共洗手间、电动扶梯、公交车、地铁等地也是偷拍高发的区域,民众要多留心一下。

法律专家建议,如果遇到被偷拍的情况,要通过拍照、录视频等方式保留证据并及时报警,以追究偷拍者和经营方的责任。(许睿)

来源:央视新闻、法治网、网易新闻等

责任编辑:辛文

参与讨论

请登录后讨论

提交评论

最新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