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互联网非法外之地 一场反不正当竞争案件引发的深思

许睿

2021-01-21 19:13:59中国商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2,895 分享

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上海宽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淘友天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案件涉及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和脉脉两个平台。

一家是国内弹幕视频网站佼佼者,一家是国内职场社交领头羊,两家专注领域相交甚微的互联网平台陷入不正当竞争泥潭的原因着实令人好奇。

12字短评引发腥风血雨

判决书显示,宽娱公司是B站的运营者和所有者,淘友公司是脉脉经营者。宽娱公司发现,在脉脉网及脉脉App下设的“脉脉职言”板块,名为“衡山弟子”的用户发布了要求比较B站算法和平安科技上海算法职位的帖子,名为“哔哩哔哩员工”的帐号评论称“B站,能睡小姐姐。我睡了四个”(以下简称“涉案评论”),该评论被列为热门评论,吸引了其他脉脉用户的评论和回复,同时引发了其他网络平台的转发和引用。

宽娱公司认为淘友公司在脉脉平台上利用虚假用户发布、传播虚假不良言论,公然诋毁、侮辱B站,构成商业诋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淘友公司未经许可使用宽娱公司的知名网站名称作为虚假帐号的用户名,使用宽娱公司知名的商标作为头像并加V认证,使网友误以为该用户是宽娱公司的员工,导致用户混淆误认,具有搭便车的恶意,属于擅自使用宽娱公司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站名称及标识的混淆行为。

淘友公司则主张,宽娱公司与淘友公司不存在竞争关系,涉案评论为用户自行发布,属于个人行为,淘友公司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未对涉案评论进行编辑加工,没有商业诋毁的主观故意,不构成不正当竞争。而宽娱公司主张淘友公司利用虚假用户发布诋毁评论并列为热门评论,均为宽娱公司的主观猜测,没有事实依据。

中国商报法治周刊发现,在双方当事人围绕诉讼请求依法提交的证据中,涉案评论发布者的相关用户信息成为引导案件走向的重要证据之一。

宽娱公司认可淘友公司对加V认证的用户账号信息审核方面公证书的真实性,并提出“如涉案评论确系用户发布,淘友公司应当提供相应的实名认证信息”的要求。淘友公司则表示,在本案中提交用户信息系侵害用户隐私的行为,故在本案中拒绝提交相关用户信息。

同时法院也明确告知,如主张涉案评论系用户发布,应提交相关用户信息。并向淘友公司进行了释明,告知其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如未能提供证据或者提供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淘友公司则依旧明确在本案中无法提供用户信息,并愿意自行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3-2.png

(判决书部分内容截取。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案件最终由于淘友公司无证据证明涉案评论系用户发布,只能认定淘友公司发布涉案评论,承担涉案评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而宽娱公司主张的赔偿数额300万过高。法院最终判定脉脉赔偿B站30万,并在脉脉APP置顶消除影响声明。

2020年下半年开始,互联网行业内出现的“二选一”、侵犯知识产权、垄断等不正当竞争乱象备受关注,而此案又将商业诋毁类不正当竞争行为推进公众视野。可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企业在竞争领域的合规建设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1月9日,在京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提出的第一点举措就是:要围绕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严惩破坏市场竞争秩序、侵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犯罪,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上海交通大学竞争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先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当前统一市场监管的格局下,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仍面临着不少困难,这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机构建设,主要包括:优化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机构的设置,增加人员编制;在市场监管部门内部合理配置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权;采取切实措施强化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能力建设。

不正当竞争的背后还有信息泄露和擦边球

有人说,在这场案件中,脉脉输给了不正当竞争,却赢下了隐秘而伟大的人设。拒不提交用户信息成为脉脉保护用户隐私的利剑。

网友们把脉脉职言比喻为“公司之外的茶水间”,“匿名”是这里活跃的原因,但发布内容时,用户至少显示一项信息,真实姓名、所在公司以及职位。如果失去了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利剑,那么用户对脉脉的信任便会大打折扣。

但也是在近日,拼多多辞退在脉脉平台上爆料公司的员工一事,将脉脉置于风口浪尖。

1月7日,拼多多员工在脉脉发言:“第二位拼多多猛士倒下了”,并配了一张救护车的图。1月10月,该员工发布视频,称自己因为在脉脉发布匿名言论,被公司开除了。

拼多多如何准确找到发布匿名言论的员工?是脉脉把用户信息卖给了拼多多吗?用户一时间炸开了锅,脉脉的公关团队也毫不懈怠,火速发布了“关于保护用户信息安全的声明”。表示保护用户信息是脉脉安身立命的根本,不存在出卖用户数据的行为。

还有专业人士指出,有可能是拼多多方使用技术手段,找出了匿名员工。但可以被窃取内部信息的平台,是否应对自身防范窃取的技术进行反思和改进呢?

其实,脉脉为了扩张规模而滥用用户信息一直被吐槽。比如,强行要求用户授权通讯录权限,未经允许以人脉名义直接向通讯录中的朋友发送消息。即使卸载了APP,依然会收到推广短信骚扰等。

除此之外,早年脉脉的“一度人脉”中,出现大量非脉脉用户直接显示有新浪微博用户头像、教育等信息。致使两家公司打了1年多的官司。最终法院判定,脉脉构成不正当竞争,赔偿微博200万。虽然这件事在脉脉看来是对方投资不成的蓄意报复。但用户们对脉脉产生的信任裂缝真的会因为一条声明的发布而轻易消失吗,当“树洞”有了漏洞,脉脉是否还能重拾用户信任,不得不令人深思。

3-3.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也是在前些日子,圆通泄露40万用户信息、人脸识别泄露隐私数据等事件引起轩然风波,作为互联网的关键环节,保护用户信息对于所有企业而言都应是安身立命之本。

同时,用户信息更应受法律保护,然而,“我国现有的关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难以满足日益具体、多样的规范需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周学峰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适用于网络运营者,而现实生活中侵犯公民生物识别信息的行为主体多种多样。若受害者想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维权,需要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维权成本高,举证难度大。可见,道阻且艰,用户信息保护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案宽娱公司提交的证据中,中国商报法治周刊发现,在另一款APP中,有用户发布了包含涉案帖子及涉案评论内容,并配文“这就是我去B站直播的原因”,其他用户回复称“睿智到什么程度才能信这个?我说谷歌能睡一百多个你信吗?”

案件公布后,许多网友纷纷站出来劝B站反思,因为现在很多人一提到B站,首先想到的就是舞蹈区或者其他区域有着疑似打擦边球的视频内容。

3-4.png

(图片来源于网络)

B站即使赢了官司,其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再一次被用户发掘出来,抵制打擦边球的UP主和内容应提上平台整顿日程。

2020年,国家网信办、全国“扫黄打非”办、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对于各类平台涉嫌传播涉淫秽色情、严重低俗庸俗内容、诱导未成年人进行充值打赏等行为开展了专项整治。相信在2021年,我国的网络环境将在法治蓝天下得到进一步改善。

责任编辑:辛文 除中国商报、中国商网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商网立场

参与讨论

请登录后讨论

提交评论

最新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