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

全国政协委员、一汽集团公司总经理奚国华: 追求极致,打造中国质量

奚国华

2019-03-12 09:17:36杜晓东 收藏0 评论0 字数3,951

3月8日,奚国华总经理就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发表了几点体会,认为《报告》将对2019年汽车产业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并表示中国一汽要认真研究,提前做好准备,特别要做好深化企业改革、构建人才高地、强化创新引领、打造中国质量等工作。

李克强总理的《报告》,紧扣时代发展新趋势、回应人民新期盼,是一个居安思危、凝心聚力、振奋人心的报告,我体会有四个鲜明导向。

一是战略导向鲜明。《报告》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驾驭复杂局面,领导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定力和勇毅笃行。

二是目标导向鲜明。《报告》中提出的2019主要预期目标,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符合我国发展实际,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

三是实践导向鲜明。《报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出台政策多、举措实,针对性和指导性强。

四是创新导向鲜明。《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特别提到,国有企业要通过改革创新、强身健体,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国有企业下一步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就汽车行业来讲,尽管汽车这个词只出现4次,但至少六个方面与汽车产业息息相关。报告中“降低税负”“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降低过桥过路费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和“稳定汽车消费”等与汽车产业相关政策信息,对于2019年汽车产业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中国一汽要认真研究,提前做好准备,特别要做好深化企业改革、构建人才高地、强化创新引领、打造中国质量等工作。

微信截图_20190312090628.png

第一,深化企业改革,释放发展活力

一是积极争取中国一汽整体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

二是加大子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力度,以及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年初我们已经在三家公司试点,按照党组织领导、董事会聘用、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

推进市场化选聘:设定三年目标任务,社会化公开兑聘、市场化薪酬,实行超额利润分成。

契约化管理:签订两个合同,一个目标责任合同(奖惩和薪酬兑现)、一个聘用合同,完成的继续干,完不成降职降薪或直接走人,总经理、副总经理、中层干部层层推进。

三是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处僵治困”,坚决关停并转,全面清理不盈利、非主业资产。

第二,实施“263”计划,构建人才高地

围绕业务发展和人才成长“两大需要”,打造职业经理、科技拔尖、市场营销、项目经理、专业管理、能工巧匠“六支”核心人才队伍、培育6000名左右特别有担当、特别能拼搏的精英。以市场化运作、契约化管理、多元化激励“三大抓手”,深化人才机制改革,着力实现人才和企业的共同成长,夯实事业延伸的“压舱石”,推动可持续发展。

“2”指的是人才工作务必围绕两个核心需要。一是围绕集团业务发展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需要,这是根本。目前集团七大业务所处发展阶段各不相同,人才工作必须密切联系其战略重点、紧贴其业务特性来开展。以新兴业务为例,新能源、智能网联事业尚处在学步、起跑的初创期,在人员的数量、质量、治理方式包括考核和激励等,可以用区别于传统业务的方式和超前的战略投入来支撑。

二是围绕人才自身成长的需要,这是基点。有这么一个公式,绩效=能力×积极性。积极性就源自于人性的诉求和预期。每一代人所处的时代不同,每一个群体所处的环境不同,其诉求和预期自然也就不同。群体特征、人性预期和积极性是我们人才工作重点要研究和关注的因素,不能忽视。

“6”指的是内培外引、分层分类打造六支核心人才队伍,培育6000名精英。具体来说,就是:一支深谙企业运作特点、具有现代管理意识、勇于担当的职业经理核心人才队伍;一支洞悉行业发展趋势、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富于创新的科技拔尖核心人才队伍;一支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项目经理核心人才队伍;一支懂产品、会策划、善开拓的市场营销核心人才队伍;一支具备协同技能、富有理论素养、擅长实践的专业管理核心人才队伍;一支掌握先进工艺、精于生产制造、善打硬仗的能工巧匠核心人才队伍。

要根据人才梯队成长规律,精心培育6000名左右精英。制订和完善核心人才管理办法,在培养、晋升、待遇、资源等方面进行倾斜,稳定核心人才队伍。

“3”指的是人才机制改革三大抓手。一是市场化运作。要深谙行业人才规律,市场化配置优秀人才。尤其是对职业经理人试行市场化选聘,强化市场化身份,能上能下、能进能出。2019年,选取经营亟待改观的公司进行试点,深化“四能”改革,达到科学配置团队、提高管理水平、实现业务突破、提升员工士气等目的,并要在试点的基础上进行推广。

要解读行业人才数据,市场化配套薪酬体系。人才待遇要与市场接轨,能高能低、能增能减。尤其是针对核心、骨干人才,要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来满足预期、稳定人心。

要充分利用内外开发资源,市场化培育专业人才。鼓励跨国、跨行业、跨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和赋能,拓宽人才视野,增强系统思维。

二是契约化管理。坚持以价值创造为本,人才是价值创造的力量源泉。要在不断完善人才发展平台的同时,全面通过契约化管理将组织目标变为个人责任,并与人才的收入、发展等密切挂钩,最大程度激发人才动能向组织发展转化,从而形成全力创造价值、科学评价价值、合理分配价值的人才资本价值链管理,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针对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员,其契约化管理的载体是通过《聘任协议》《绩效合同》等文本的签订,明确双方责任、权利、义务、绩效评价标准以及退出机制等关键事项。

三是多元化激励。针对不同管理场景、不同工作团队、不同年代群体,要创新灵活多变、长短结合的多元化激励体系,进一步完善多元价值认可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

对目标完成突出的单位和团队试行超额利润分享;

对年度表现优异员工试行现金递延激励,即每年预设一笔奖金,约定次年6-8月发放,增加核心人才来年收益预期;

针对青年人才特点,尝试内部众创空间等新模式,鼓励创造性思维落地。

依据国家混改政策研究和策划股权激励。如对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达到刺激业务增长、分享共同收益、凝心聚力骨干人才的目的。

对一些富有挑战的战略性项目创造条件尝试合伙人制。如对投资类公司实施项目跟投,通过绑定员工与投资项目的收益风险,达到防范控制风险、激励和约束并行的目的。

对重点领域实施市场化激励。如对新能源、智能网联、数字化、造型等领域实施市场化激励,对移动出行公司试行风险对价激励,达到全面激发动力、快速推进业务、稳定骨干等目的。多元化激励要根据集团产业发展形势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其内涵和方式。

第三,强化创新引领,抢占未来制高点

一是坚持市场导向。推动市场与创新的深度融合。以用户为中心,强化用户体验,专注市场价值创造,引导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赢得市场。

二是坚持“双元”创新。“双元创新”就是要有效实现两类创新活动的组合和共存。一类是利用现有知识、资源和经验进行的渐进式的、风险相对较小的创新活动,具有高使用性,它对于一汽快速满足用户需求、赢得市场先机非常重要;

另一类是探索新的知识和资源进行的突破式的、风险较大的创新活动,具有高新颖性,它对于一汽长期发展至关重要。对于一汽来说,打造可持续性竞争优势,需要同时具备上述两方面的创新,才能实现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目标。

渐进式创新要面向产品、面向用户,不断改善、不断优化。研发部门和营销部门要密切配合,把握好节奏推出新品,吸引用户、打造“爆款”、占据市场。

激进式创新,就是要立足未来五到十年,确保前瞻性,聚焦魅点、暗点和痛点,运用新技术,实行激进式创新。我们的基础研发队伍,要逐年提升比例从事激进式创新,从最初的10%、20%直至与国际接轨的50%,紧紧把握住行业发展趋势,掌握行业核心科技,占据行业主动权。2019年,我们将围绕氢能源、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领域增加10亿元投入用于激进式创新。

三是坚持开放式创新,打造创新生态系统。以全球化视野洞察前沿趋势和预见创新机会,布局创新工作,构建全球研发网络和资源平台,集聚优质资源,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研发创新能力。

重视知识资产的深化利用和增值经营,对内依托知识管理平台实现跨组织、跨行业的共享利用,对外通过知识产权经营实现创新效益最大化。

增强对外部供应商集成的主导能力,构建以我为主导、以产业为目标的协同创新生态圈,创造与合作伙伴持续多赢的合作模式,形成自主研发、共同开发和联合开发等共存的有利局面。

第四,打造中国质量,提升市场美誉度

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企之策,是提高市场美誉度的金钥匙。我们将持续强化“HQ365+1”工作理念,为把打造红旗“中国第一、世界著名”的“新高尚品牌”,以“极致品质、极致服务”为方针指引,推进实施以“精致工程”为核心的质量战略,努力实现“产品零缺陷、交付零等待、使用零烦恼”“3个零”的目标,保证产品诞生过程6个阶段的质量工作一次做对、批量过程5项工作一直做对,一年365天,天天抓质量、人人扛红旗,用心做好每一天,保持加改善,不断做加法,提升用户良好体验,始终让用户满意和信赖。

金杯银杯不如用户的口碑,我们将以用户满意为衡量质量工作的尺子,全面提升产品品质,努力以过硬质量获得市场和用户的持续青睐。一是从极致品质要求出发,全面加强新品质量管理、深化现产品质量管控,全力实现产品质量水平迈上新台阶。二是从以客户为中心理念出发,全面加强经销店管理、探索建立联合专家团队、加大维修服务人员培训指导力度,全力提升市场服务质量。三是从战略发展需要出发,加强业务重构、加大人才培训培养力度,全力推进质量体系有效性和人员能力提升。中国一汽将牢固树立“质量改进永无止境”的意识,追求极致品质、打造极致服务、打造中国质量,坚决向世界一流品牌看齐。(企业思想家、杜晓东提供)

责任编辑:于贵华 除中国商报、中国商网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商网立场

参与讨论

请登录后讨论

提交评论

最新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