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

戈恩卸任雷诺董事长 联盟体系将何去何从

记者张懿

2019-01-27 20:53:28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1,938

  在戴姆勒-克莱斯勒等联盟体系纷纷退出的情况下,是戈恩将庞大的联盟维系了20年之久。戈恩的被捕震撼了整个联盟,大家纷纷猜测合作关系是否还会继续维持。对于他的继任者来说,弥合公司之间的企业和文化差异,以及应对法国和日本的政治对立,将是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1月24日)周四,法国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Bruno Le Maire)在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表示,64岁的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已于周三晚些时候辞去了雷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职务。

  

微信截图_20190127203945.png

据知情人士透露,雷诺董事长或由法国轮胎巨头米其林公司CEO赛纳德(Jean-Dominique Senard)出任,同时雷诺二把手、代理首席执行官博洛尔(Thierry Bollore)将升任首席执行官。

  2018年11月19日,戈恩因涉嫌少报收入、违反《金融商品交易法》被东京地方检察院特搜部逮捕协助调查。随后,戈恩又被指控将个人投资损失转嫁给日产。时至今日,戈恩依然被日本检方拘留,并面临多项金融不当行为指控。这是一个几乎无人能够预料的转折点。如果罪名成立,戈恩可能会面临数十年的监禁。但是目前,他否认一切不当行为。

  戈恩曾经统治着一个遍布全球的汽车帝国,从俄罗斯到美国再到日本,从雷诺到日产再到三菱汽车。2017年,这家全球最大的汽车联盟销售量达到了1060万,超越了大众和丰田。

  “当一个人掌权太久时,就会发生这种事情”,汽车行业顾问伯纳德·朱利安(Bernard Jullien)这样评价道,他曾经写过大量关于雷诺的文章。

  在被捕之前,戈恩已经成为了一群傲慢、专横实业家的缩影,他们一心只想着公司的利润。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勒梅尔在达沃斯宣布了戈恩的辞职消息。而在那里,戈恩被视为典型人物,也是年度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的最佳人选。

  人们普遍认为,在戴姆勒-克莱斯勒等其他公司纷纷退出的情况下,是戈恩将庞大的联盟维系了20年之久。戈恩的被捕震撼了整个联盟,大家纷纷猜测合作关系是否还会继续维持。对于他的继任者来说,弥合公司之间的企业和文化差异,以及应对法国和日本的政治对立,将是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戈恩的职业生涯从法国开始,很可能也将在法国结束。他就读于法国精英预科学校,并在米其林获得了第一份工作。18年之后,戈恩得以一路晋升,掌管米其林北美分部。1996年,他出任雷诺汽车副总裁,并受到首席执行官路易斯-施韦策(Louis Schweitzer)的委任,制定并实施一系列重组计划。就在那时,戈恩获得了“成本杀手”的称号,同时帮助雷诺恢复了盈利。

  1999年,雷诺和日产宣布结盟,戈恩被任命为日产公司CEO,那时,日产汽车已连续七年出现严重亏损,濒临破产边缘。上任之后,戈恩通过削减采购成本,关闭工厂,裁减21000个工作岗位,将节省下来的资金再投资到一批新车型上。日产的复活,让戈恩成为了日本的英雄。

  随着雷诺-日产联盟的蓬勃发展,三菱于2016年加入联盟。戈恩成为这一复杂合作关系中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并在联盟董事会中拥有不同寻常的决策权。

  但是,戈恩在雷诺的任期也并非没有挑战,包括2008年的金融危机(当时汽车销量大幅下滑)、以及随后发生的企业间谍丑闻等。近年来,戈恩在薪酬问题上多次与法国政府发生冲突,人们认为他的薪酬过高。

  在对戈恩进行了长达数月的内部调查之后,日产表示,戈恩多年以来一直隐瞒自己的收入。与此同时,日产还曾声称,戈恩滥用公司资金,包括从巴西到黎巴嫩购买住房以及通过咨询合同雇佣他的妹妹。日产和三菱在戈恩被捕后便先后发表声明对其进行罢免。

  1月8日,戈恩首次公开露面出席听证会,并为自己辩护。听证会上,他坚称自己是无辜的,并称这些指控“毫无根据”,自己受到不公正的拘留。但法官表示,为防逃跑或篡改证据,戈恩会被继续拘留。戈恩的律师也曾说,他真正的审判期可能是六个月以后。

  戈恩出生在巴西,在黎巴嫩长大,在巴黎接受教育,他飞遍世界各地,参观汽车工厂,会见部长,在世界上最好的餐厅和酒店享乐。自他被捕以来,有关他的爆料也揭开了豪华住宅、铺张装饰和奢华娱乐的面纱,其中包括2016年在凡尔赛宫举行的一场以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为主题的婚礼派对。

  去年,戈恩想通过全面合并的方式使雷诺和日产的合作关系迈上一个新台阶,以应对行业迫在眉睫的挑战,并确保在他退休后,双方的合作关系能够继续下去。在2017年的一次采访中,戈恩还公开表示,只要费迪南德?皮耶希(Ferdinand Piech)还在(大众集团),他就会继续执掌联盟,发起新的挑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张懿 编译)

责任编辑:于贵华 除中国商报、中国商网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商网立场

参与讨论

请登录后讨论

提交评论

最新讨论